全世界有各式各樣的昆蟲,牠們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不過依照不同居住環境,外型可能差異極大。
在練習英文會話的時候,如果談到小孩子相關的話題或是日常瑣事,也許就會牽扯到昆蟲這個主題。
雖然昆蟲對我們來說,早就是非常熟悉的存在,牠們的英文名稱卻不是每個人都知道。
本文會以常見的昆蟲作為主題,讓各位對牠們有多一層認識。
目次
昆蟲的英文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什麼叫做昆蟲。它的定義是很精確的,並不是說一般家裡面會出現的那些爬來爬去、飛來飛去的小蟲就一定叫昆蟲。
昆蟲的定義
(1)身體由頭、胸、腹三部分構成
(2)六隻腳
以很多人討厭的
蜘蛛為例
它因為有八隻腳,所以不算昆蟲。
另外,像蚯蚓這種完全沒腳的,或是很多腳的蜈蚣也都不能算是昆蟲。
那麼昆蟲的英文怎麼說呢?
答案是
Insect。
另一個英文單字Bug也是蟲的意思,不過Insect和Bug的差別在於Bug的範圍很廣,各種泛稱的蟲都算。
換句話說,剛剛提過的蜘蛛、蚯蚓、蜈蚣都不屬於Insect,不過用Bug來表示就沒有問題。
常見昆蟲的英文名稱
以下介紹各種常見昆蟲的英文名稱,說不定學起來之後,日常會話中就有機會應用到。
獨角仙
獨角仙叫做
Beetle
其實Beetle真正的意思是甲蟲,不過獨角仙絕對稱得上是代表性的Beetle。
甲蟲的種類很多,以下介紹常見種類,各位可以依照自己的興趣學起來。
高卡薩斯南洋大兜蟲
高卡薩斯南洋大兜蟲的英文叫
Three horned beetle。
Three horned就表示牠頭上有三支角。
牠是亞洲體型最大的獨角仙,非常好鬥,號稱是世界上最強的獨角仙,人氣非常之高。
赫克力士長戟大兜蟲
牠的英文是
Hercules beetle。
牠的分佈範圍位於美國的高山地區,全長可以到達20㎝,是全世界最大的獨角仙,也是小朋友很喜歡的品種之一。
鍬形蟲
鍬形蟲的英文是
Stag beetle。
Stag是公鹿的意思,據說是因為鍬形蟲頭上的角長得和鹿角很像而得名。
其他種類的甲蟲
所謂甲蟲,指的是飛行類昆蟲的兩對翅膀中,靠近頭部的那一對硬化成甲殼狀。
甲蟲的種類繁多,除了獨角仙、鍬形蟲之外,以下列出的昆蟲也是甲蟲家族的一員。
艷金龜:Scarab beetle
日羅花金龜:Drone beetle
步行蟲:Carabid beetle
其中,艷金龜和日羅花金龜外型相似,讓人很容易搞混,不過其實兩者的生活習性並不相同。
艷金龜以植物的葉片或根為主食,一般被視為害蟲。
日羅花金龜則靠吃落葉維生,和獨角仙的習性較為接近,一般住在森林裡面。
蚱蜢、蝗蟲
蚱蜢的英文叫做
Grasshopper。
這個名字的由來很容易理解,因為蚱蜢最喜歡在草叢(Grass)裡面跳來跳去(Hopper)。
雖然蚱蜢也有分成不同種類,不過英文裡面都統稱為Grasshopper,另外用學名來做細部區分。
另外,和蚱蜢長得非常類似的蝗蟲則叫做
Locust。
雖然牠們的外形相似,棲息環境和主食都不一樣,而且蝗蟲屬於可食用昆蟲,蚱蜢則聽說帶有苦味,不適合食用。
蟬
蟬的英文是
Cicada。
據說是參考蟬鳴的聲音而造出來的單字。
cicacicacica…(西卡西卡西卡・・・)
於是就變成Cicada這個字了。
瓢蟲
瓢蟲的英文叫做
Ladybug。
其實牠也是甲蟲的一種,不過因為實在太小隻了,所以英文用Bug而不是Beetle表示。
牠的命名是來自於對聖母瑪利亞(Our Lady)的聯想。命名者把七星瓢蟲的紅色硬殼看作是聖母的紅袍,上面的七個黑點則象徵七個苦難,因此取名做
Ladybug。
蜜蜂
蜜蜂的種類也很多,英文名稱也不太一樣。
蜜蜂:Bee
大黃蜂:Hornet
木蜂:Carpenter bee
紙黃蜂:Paper wasp
泥蜂:Mud dauber
單獨的單字Wasp表示黃蜂、胡蜂,是大型蜂類總稱。
蝴蝶
蝴蝶的英文叫做
Butterfly。
和蝴蝶外型相似的蛾則叫Moth。巨蛾怪物摩斯拉就是從英文的Moth音譯過來的名稱。
蝴蝶的種類很多,在台灣常見的有粉蝶和鳳蝶。
白粉蝶的英文叫做
Cabbage butterfly
鳳蝶則是
Swallowtail butterfly。
這些蝴蝶不只見於台灣,歐美國家也看得到,因此才有牠們的英文名稱。
其中,粉蝶因為喜歡把卵產在高麗菜上,通常棲息地也都在附近,而得名
Cabbage butterfly。
至於鳳蝶又叫做燕尾蝶,因為牠的翅膀尾端有漂亮的凸出,因此被叫做
Swallowtail butterfly。
蜻蜓
蜻蜓的英文叫做
Dragonfly。
全世界有大約5000種的蜻蜓,英文統稱叫Dragonfly。
Dragon是龍的意思。西方世界一般把龍視為邪惡的怪物,因此蜻蜓也被當作是不吉利的昆蟲。
另外,和蜻蜓外型相似的豆娘英文叫做Damselfly,Damsel本身是少女的意思。
蟋蟀
蟋蟀的英文叫做
Cricket。
蟋蟀分佈的區域也很廣泛,Cricket是各種種類的統稱。
在亞洲、美洲、歐洲部分國家,蟋蟀被當成是可食用昆蟲,台灣同樣可以找到炸蟋蟀這道料理。
螢火蟲
螢火蟲的英文叫做
Firefly。
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螢火蟲品種,基本上都是以學名稱呼。
螳螂
螳螂的英文叫做
Mantis。
世界各地都有不同品種,同樣是以學名稱呼。
椿象
椿象的英文叫做
Stinkbug。
椿象感受到危險的時候,會分泌惡臭,因此很多人都對它們沒什麼好感。
椿象的棲息範圍同樣很廣,英文名稱就是把表示惡臭的Stink加上Bug。
不過,詳細種類還是要看個別的學名。
幼蟲的英文
接下來看看昆蟲幼蟲的英文怎麼說。
昆蟲從卵一直到成蟲的過程,可以分成完全變態(Complete metamorphosis),或是不完全變態(Incomplete metamorphosis)兩種形式。
獨角仙、鍬形蟲、蟬成長的過程中,從卵孵化成幼蟲之後,必須先成蛹,才能變成成蟲,這就叫做完全變態。
至於椿象、蚱蜢這些不需要經過蛹這個階段的昆蟲就屬於不完全變態。
不過,蜻蜓、螢火蟲雖然也屬於不完全變態,不過牠們的幼蟲其實是在水中成長,變成成蟲之後才長出翅膀,在陸地上生活。
而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的幼蟲在英文上是完全不同的單字用法。
完全變態
(Complete metamorphosis)
Egg(卵)⇒Larva(幼蟲)⇒Pupa(蛹)⇒Adult(成蟲)
其中蝴蝶或蛾的幼蟲中文叫做毛毛蟲,英文名稱則不是Larva而是
Caterpillar。
另外,蒼蠅幼蟲的中文是蛆,牠也有獨特的英文名稱,叫做
Maggot。
不完全變態
(Incomplete metamorphosis)
Egg(卵)⇒Nymph(幼蟲)⇒Adult(成蟲)
比起中文,我們都統稱做
「幼蟲」
英文裡面則依照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
分成Larva、Nymph兩種說法,請特別注意。另外就是
Pupa(蛹)
這個單字也可以當作常識順便學起來。
特殊的昆蟲
全世界的昆蟲種類這麼多,其中不少都有很獨特的特徵,以下為各位介紹兩種有趣的昆蟲。
全世界最吵的昆蟲
尖刺刺樹蟬(Brevisana brevis)
這種蟬被稱作是全世界最吵的昆蟲。
牠主要棲息地在非洲,據說從50㎝遠的距離就可以測到107分貝。
給各位一些參考比較,平交道的警告音效大約是100分貝,
至於車子的喇叭聲則大約是110分貝。
全世界最長的昆蟲
竹節蟲(Stick insect)
竹節蟲是一種長得像樹枝的昆蟲,最長據說可以到16㎝的長度。
平常牠們都會裝作樹枝的樣子動也不動,這是一種擬態(Mimicry)的保護機制。
從生活周遭的昆蟲來開啟英文話題吧!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蝴蝶(Butterfly)或是毛毛蟲(Caterpillar)的英文。不過如果問他們
蛹的英文怎麼說?
或是
白粉蝶的英文名稱叫什麼?
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生物,其實都可以做為很有趣的英文聊天話題。
每個國家都有一些特殊的昆蟲品種,也有各自的相處模式,只要進一步了解,也許就會得到更多意想不到的小常識。
希望今天的內容對你來說有所幫助,記得找機會融入日後的生活會話中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