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學英文時常出現的文法就是「分詞構句」。
我們在高中就學過,它也一定會出現在考題裡。
這個名字聽起來可能很複雜,但只要理解內容,其實並不難。請別擔心。
這次,我們要詳細地舉例說明分詞構句的用法。
讓我們了解它的基礎並靈活運用!
其實,它在閱讀英文的新聞文章時也很有幫助。
目次 [hide]
什麼是分詞構句?
首先,Wikipedia老師是這樣解說的:
分詞構句:由分詞導出的副詞句修飾整個句子,結果代替副詞節,或簡化句子的句法。
簡化句子…哈!我懂!
如果您是這樣認為,那可以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文法阿呆了。
您可能對自己很有信心且擅長英文文法。
但大多數人應該都處於「一頭霧水」的狀態。
這次,讓我們先了解什麼是分詞,才能向他人解釋分詞構句!
只要讀完本文,就算是初學者應該也能理解!
現在,我們先看看分詞構句裡使用的分詞吧!
什麼是分詞?它不是一種詞性嗎?
「分詞」這個名稱有點難懂。
因為有「詞」,大家可能會認為它屬「詞性」,就像動詞、名詞或形容詞一樣。
但是請注意!它並不是詞性的一種。
*「詞性」僅指詞的類型。是根據它們在句子裡的作用來分類。
例如,「閱讀」是名詞也是動詞,「可愛」則是形容詞。
句子的模式是根據這些詞性,以及決定單字順序的元素 (SVOC) 組合而建立。我們在課堂上學到這一點,參考書也幾乎不停地在解說。
⇒什麼是分詞?
簡而言之,它就是將動詞變成現在分詞(〜ing形式)或過去分詞(〜ed形式),使其「形容詞化」。關鍵就是動詞的變化。
權威的劍橋字典對它的定義如下:
a form of a verb, often ending in 「-ed」 or 「-ing」 and used with auxiliary verbs to make verb tenses, or to form adjectives
(動詞形式,通常以「-ed」或「-ing」形式結尾,與助動詞一起使用以建立動詞時態,或構成形容詞)
最先想出這個名稱的人可能不太理智。要是取個一目瞭然的名稱就好了!
讓我們回到正題再複習一次。請盡量記住這個概念!
→分詞是「建立時態或形容詞的動詞形式」。
*過去分詞也將時態表達為完成式,但由於超出本文範圍,故先省略。
分詞的形式是什麼?
正如劍橋字典的解釋
分詞是「-ed」或「-ing」形式的動詞。
請掌握這一點,這是分詞的條件。
正確的用法是變成
「-ed」:被動語態(被動性)被~
「-ing」:主動語態(正在)做~
如果覺得卡卡的不通順,我們再看一個例句。
例)
被嘲笑:被動語態(被嘲笑的人)
笑:主動語態(笑的人)
分詞有哪些類型?
看到這裡的朋友,您可能還記得這是高中學到的英文。
如上所述,分詞有兩種類型。
它們在文法書裡是這樣稱呼的:
「-ed」:被動語態(被動性)被~→ 過去分詞
「-ing」:主動語態(正在)做~→現在分詞
讓我們比較一下相同的動詞:
動詞:surround(包圍)
句子:The walls surround their house.
(他們的房子周圍有一道牆。)
・用現在分詞表達:
→The walls surrounding their house.
(他們房子周圍的牆)
・用過去分詞表達:
→Their house surrounded by the walls.
(他們的房子被牆包圍)
請想像一座被牆包圍的房子(比如豪宅)。
如果以「被牆包圍的房子」為主,就是被動的過去分詞形式,如果以「房子周圍的牆」為主,則變成現在分詞的主動語態。
我們再複習一次吧!
「-ed」:被動語態(被動性)被~→ 過去分詞
「-ing」:主動語態(正在)做~→現在分詞
現在是練習題的部分!
請猜猜下面的英文動詞是現在分詞(-ing)還是過去分詞(-ed)!
燃燒的汽車〔burn〕⇨ a car(burning / burnt)
關閉的窗戶〔close〕⇨ a window(closing / closed)
小孩畫的圖〔paint〕⇨ a picture(painting / painted)by children
微笑的女孩〔smile〕⇨ a girl(smiling / smiled)
如同之前提到的,過去分詞用於被動語態,現在分詞則用於主動語態。
請看以下正確答案。
a car burning
a window closed
a picture painted by children
a girl smiling
變成形容詞的分詞是什麼?
現在,我們要介紹動詞分詞變成形容詞的模式。
這些詞已經失去了動詞的含義,現在被視為形容詞。
劍橋字典也記載著它們轉變的形式。
比方說,酒瓶(其功能已減弱)現在被當作花瓶。
或者以前買的一把吉他可能從未用過,卻變成了一件很酷的裝飾品。
我們實際上使用的某些物品,其用途跟我們原本認知到的目的是不同的。
這就是這裡要說的重點。
我們看看有哪些動詞分詞被當成形容詞吧!
動詞:現在分詞(形容詞) – 過去分詞(形容詞)
疲勞 tire:tiring – tired
驚訝 surprise:surprising – surprised
興奮 excite:exciting – excited
如何使用 -ing 或 -ed 形式
現在我們以「我」為主詞來思考一下。
「我累了」,要用下面的哪個形容詞呢?現在分詞還是過去分詞?
I’m (tiring – tired).
乍看之下,因為是我累了,所以要用主動語態。
但請仔細想一想。
如果沒有讓我們累的原因,就不會累了,不是嗎?
例如
・唸書5小時/面試/做100次兔子跳等等。
「我已經筋疲力盡了(做兔子跳100次)」,
因此它在英文是被動表達。
所以正確答案是
I’m (tired).
由於使用被動式的形式,所以是主詞+be動詞+tired。
同樣地,當人作為主詞,我們是用被動形式;如果以兔子跳作為主詞,則用主動語態的現在分詞。
就變成:兔子跳 is tiring.!
那我們來練習看看吧!請想想要如何用英文表達。
1)「令人興奮」
・這是一場激勵人心的比賽。
・看到比賽時我很興奮。
*「令人興奮」,是用 excite (-ing/-ed)。
2)「失望」
・媽媽聽到這個消息後很失望。
・這個消息令人失望。
*「失望」,是用 dissapoint (-ing/-ed)。
正確答案是
1)「令人興奮」
・It was an exciting game.
・I was excited to watch the game.
2)「失望」
・My mother was disappointed to hear the news.
・The news was disappointing.
基本上是這樣的感覺。一次解釋到應用篇會讓人搞混,所以就先到此為止吧!
只要確實理解分詞的基礎,理解分詞構句就會容易許多!
我們來看看分詞構句!
我們先看一下在實際的英文句子裡,都使用了哪些分詞構句!
就算讀不太懂也沒關係。
A:My sister was eating pancakes, playing on her cell phone.
(妹妹一邊吃煎餅一邊玩手機。)
B:Krisi, shocked at the news, couldn’t speak a word.
(克里斯聽到這個消息,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C:After finishing his homework, he watched some TV dramas from abroad on Netflix.
(做完作業後,他在Netflix上看了一部影集。)
D:Frankly speaking, I think his behavior towards her at the time was rude.
(坦白說,我認為他當時的行為是對她的不尊重。)
句子 A-D 的底線和粗體部分是關鍵點。如果沒有這個部分,就不屬分詞構句。這是理所當然的,但分詞已確實包含在內。粗體部分則包括 -ing 和 -ed 形式。
分詞構句有什麼共同點?
雖然有很多模式,但它們的共同點是…
✔︎即使沒有粗體部分也能傳達內容
✔︎粗體部分是附加資訊
✔︎粗體的附加資訊是以縮寫形式呈現(正是簡略,對吧?)
「省略、並添加訊息」,就是這樣的概念。想起來是不是覺得有趣呢?對怕麻煩的人來說,這可能是個相當完美的形式!
認真想一想,連維基百科也被簡化了,所以正是如此。
比如例句A,
A:My sister was eating pancakes, playing on her cell phone.
(妹妹一邊玩手機一邊吃煎餅。)
「妹妹正在吃煎餅。」這是一個完整的句子,但用分詞構句補充訊息,就能表達像是「一邊玩手機」之類的細節。
讓我們進入分詞構句的核心!
分詞構句的作用是什麼?
剛剛我們說過,分詞構句是補充、添加資訊的功能。
從語法上講,這個功能稱為「副詞性」。我們不必記住文法用語,但如果知道的話,在閱讀文法書或自學時就能派上用場。
還是不懂「作為副詞補充」的話,我們來看一個中文例句。
(主句)我們在玩遊戲。
(主句附加資訊)我們一邊等茱莉一邊玩遊戲。
「等茱莉」並不是一個完整的句子。
作為基本句,在主句添加這樣的資訊稱為「副詞性地添加訊息,進行補充」。
副詞可以回答諸如
「如何」
「要怎麼樣」
「為什麼」
「何時」等之類的問題。
用英語表達就是用分詞(現在/過去)! ! !
「我們在等」這個情況,該用主動語態還是被動語態呢?
當然,因為「等待」的是「我們」,所以用主動語態和現在分詞。
現在讓我們用英語表達看看。
(基本句)
We were playing the game.
(我們正在玩遊戲。)
這裡用現在分詞補充「等待茱莉」的附加資訊。
(基本句附加資訊)
We were playing the game, waiting for Julie.
(我們一邊等茱莉一邊玩遊戲。)
這就是分詞構句!
在附加資訊方面,我們要稍微注意一下英文段落和翻譯的順序差異。附加資訊在中文是放在句子的中間。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如何省略句子!
分詞構句在意的作法為何?
① 岔開話題!
附加資訊的主詞跟基本句的主詞是一樣的,因此可以刪除。
*如果兩句的主詞不同,就不能刪掉。
中文也是如此,我們說話時會切掉相同的主詞。
例如,「我們在等茱莉,我們正在玩遊戲。」
這裡就不需要第二個「我們」。
② 刪除連接詞,調整動詞形式。
→這就是簡略效果!非常economical!
[使用現在分詞的例子]
We were playing the game while we waited for Julie.
↓
We were playing the game, waiting for Julie.
*while we waited 變成了「waiting」!非常短。
[使用過去分詞的例子]
「指南是用簡單的語言編寫的,因此世界各地都會閱讀。」
[使用過去分詞的例子]
Since the manual was written in easy language, it has been read all over the world.
Written in easy language, it has been read all over the world.
*Since the manual was written 變成只有「Written」!
我們再複習一次吧!
分詞構句的作法為「刪除連接詞和主詞,並調整動詞形式」。
分詞構句代表什麼?
分詞構句可以表達多種意義。
主句為基本句,那補充訊息時可以加入哪些資訊?就是這個意思。
分詞構句可以用很多方法解釋,所以必須考量到上下文,但我們今天先從基礎開始!
1.表達「當時正在做什麼」。
(★這是最常用的方法)
I was taking a shower, singing a song.
(我一邊唱歌一邊洗澡。)
She was talking on her cell phone, cooking.
(她一邊煮飯一邊打電話。)
*可表達為一邊~一邊~等情況。稱為附加情況。
2.表示「做什麼的當下」。
Staying alone in my room, I felt lonely.
(當我獨自一人在房裡時,我感到孤獨。)
Eating in the cafe, I met my friend.
・我在咖啡廳吃飯時遇到我的朋友。
*像這樣表達時間時,我們也可以用「when」或「while」等連接詞重新陳述。
3.表示「兩個動作相繼發生」。
He opened his laptop and he entered the password.
(他打開筆電並輸入密碼。)
Taking out 1.000 NT$ from his pocket, he started a magic show.
(他拿出一千元,開始魔術表演。)
*像這樣表達動作的連續性時,我們也可以用連接詞 and 重新陳述。
4.代表「原因或理由」。
Listening to the music, I remembered my ex-boyfriend.
(聽到那音樂,我想起了前男友。)
Seeing the message from LINE, I got shocked.
(當我在LINE上看到這個訊息時,我很震驚。)
(Being) written in also English, she was able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她能理解這個意思,因為這也是用英文寫的。)
*表達此類原因或理由時,也可以用 because、as、since等連接詞。
*分詞片語通常放在句首。
如何建立否定形式!注意否定詞的位置!
現在跟大家介紹一下如何建立否定句!
①「他不知道這首歌的歌詞,所以他默不吭聲。」
②「這本指南很難懂,因為它不是用中文寫的。」
我們前面提到過,您也可以用連接詞,但如果不是用分詞構句的形式使用since,看起來會像下面這樣:
①Since he didn’t know the lyrics of the song, he kept silent.
②Since this guide book is not written in Chinese, it’s hard to understand.
所以,讓我們分別用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造否定句。
作法是省略連接詞和主詞,並排列動詞。
另外,『「不知道」歌』是個主動語態,而『書是「寫的」』,所以是被動形。
在否定的情況下,動詞的形式是固定的。
就是「Not -ing」「Not -ed」。
Not knowing the lyrics of the song, he kept silent.
(他不知道這首歌的歌詞,所以他默不吭聲。)
Not written in Chinese,, this guide book is hard to understand.
(這本指南很難懂,因為它不是用中文寫的。)
規則是在分詞之前使用 not(或 never 等)來否定分詞。
如果記住這個順序,就可以輕鬆建立分詞構句的否定形式。
總結
這次我們解說了分詞構句的基礎,希望您能以自己的方式加以掌握!分詞構句很深奧,其中一些已變成固定短語,即便如此,也能表達在基礎方面尚未涉及的含義。
下次若有機會,我們會分享更多!
比起口語,分詞構句更常出現在句子裡,尤其是長句。
因此,如果能掌握分詞構句,您就能為考試做好準備。
用英文造句時,了解分詞構句會擴大句子的範圍,讓您建立更多類似英語的表達方式,並補充細節。
這樣是不是很棒呢!
下次讀英文書或新聞時,試著找找分詞構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