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 banner LP banner

用英語來介紹旅遊景點吧!介紹說明時能夠使用的英語短句

如果各位同學有機會跟在台灣旅行或留學的外國人介紹台灣的觀光景點時,我們該使用什麼英語短句來介紹比較好呢?

其中可能有人是因為工作,所以需要帶外國人玩,而有些人可能是自願擔任導遊。

如果可以的話,不使用母語的中文,而是用外國語言來導遊的話,我想外國人會很高興吧。

即便是簡單的英文,如果能夠用英文導遊的話,我相信外國人一定會很高興,而且這也能夠提升你的英語對話能力,簡直是一石二鳥啊!

就算沒有商業英語的程度,只要牢記國中程度的英文,你也可以透過簡單的英文單字和短句來進行英語導覽。

當然,口語表達和記憶事物在大腦上所使用的區塊是不同的,所以覺得很困難是無可厚非的。不過,隨著外國人入境旅遊恢復,用英文進行導覽的機會可能會增加。

如果本來就是做導遊工作的人,之後應該有很多機會接觸到外國人。因為使用的英文並不是很難,所以趁這個機會複習並記住這些短句吧!

 

用英文導覽?

 

首先來複習「導覽」的英文吧!

 

guide 帶路、引導、指導、領導

 

如果查詢英漢字典的話會出現這些意思。

Guide是用於指引目的地的典型表達方式,也用於指出到達最終目的地的路徑和標誌物。

上述是英漢字典介紹的中文翻譯,如同指引道路這個解釋,guide基本上是用來指引方向或地點。

在台灣你也會看到這個字出現在「導覽書」、「導遊」、「語音導覽」等英文上。

其中「語音導覽」的英文中出現的guide更強調帶領和幫助,不單單只是指引路線的意思。

為了照顧那些不懂中文的旅客,博物館和美術館等場所都有提供語音導覽的服務。而且,近年來英語版本的導覽可以說是必備的。

雖然這個詞有指引的意思,但更重要的也許是帶領和幫助不懂中文的外國人。

接下來要介紹4種可以使用這些表達方式的情境,這4種都是經典的情境。這些情境在英語對話中都有很多機會出現,所以各位可以當作參考喔。

 

讓我們帶各位去遊覽觀光景點吧!

 

到訪台灣的外國人似乎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在台北等大都市遇到外國人並不稀奇呢。

當觀光客增加也就代表你將有更多機會被對方問路。

你有沒有因為對自己的英文能力沒有信心而假裝看手機,從而避免別人來跟你搭話呢?難得有提升英文能力的機會就讓你這麼浪費掉了!

奇怪的是,一旦開始學習英文,許多人就會想要說英文,甚至主動去給別人指路。順帶一提,筆者就是這種典型的類型。

隨著對英文的了解加深,許多人會為了增加使用機會而付諸實行,如果在街上看到外國人迷路,各位可以試著跟他們交談並主動開口說英文!

除此之外,你甚至可以跟外國朋友一起去台灣的觀光景點玩。接下來就要來介紹這種時候可以搭配使用的英語表達方式,只要是你認為有用的表達方式就儘管使用吧!

 

說明場所與道路時

 

首先,最有可能遇到的情況就是跟對方說明目的地與方向時。

你也有可能遇到對方詢問你方向與電車的換乘方式。通常都市的交通工具和地下街像迷宮一樣錯綜複雜,即便是當地人也很難完全知曉,所以他們常常依靠標誌牌的指示來移動。

就連當地人也不見得清楚了,更別說是外國人了。在旅遊景點經常可以看到外國人努力地跟車站人員或路人問路的樣子。

 

首先是替他們指路的情況

 

如今,有許多人都會攜帶手機或平板,所以迷路的可能性較小,但是在台灣有很多小巷子,所以在走最短路徑時,外國人和台灣人都有可能在其中迷路,

在給外國人指路的時候,大家可以將目的地輸入手機或平板的地圖內來指引路線,如果有時間的話還可以陪著對方一起去目的地。在這時就會有很多對話的機會,各位可以趁機提升自己的英語對話能力喔!

在指引方向和目的地時可以使用的單字

直走  go straight
通過  go past
方向  direction
繼續走 keep going
地標  landmark
在右手邊 on the right
在左手邊 on the left
向右轉  turn right
向左轉  turn left
在反方向 opposite
在隔壁   next to

以上舉出的單字是在指路時可以使用的單字。作為接續詞,可以使用and或then來進行指引。

Go straight down this road, turn right at the third traffic light and you’ll find this shop on the left.
這條路直走,在第三個紅綠燈右轉,店就在你的左手邊。
Ah, this shop, can you see the queue over there? It’s right next to that shop.
喔,這間店的話,你有看到那邊在排隊嗎?就在那間店的旁邊喔。
Sorry, I don’t know much about it, but this map shows that you can find it by going straight ahead and turning left at the next corner.
抱歉,我不太清楚。但是地圖上顯示你可以直走並在下一個轉角左轉後找到它。

 

在描述食物時

 

接下來是描述食物的時候。

在跟外國朋友一起吃飯的時候,我想其中有一些可能是你朋友第一次嘗試的料理。

飲食文化因國家而異,所以我們會對不同食材和味道感到非常好奇,有些食材甚至是有些讓人無法接受的。

這種時候,如果你能代替店員進行說明,你的朋友一定會放心地享受愉快的用餐時光。

由於台灣的食物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地方,所以外國人在品嚐前肯定會想要了解各種資訊。

為了讓對方能夠安心地用餐,最好盡可能地跟他們說明比較好。首先要詢問對方是否有對什麼食物過敏或宗教上的飲食禁忌,以及他們不喜歡或不太接受的食物。

Are there any foods you dislike?
你有討厭什麼食物嗎?
Are there any foods you cannot eat?
你有不能吃的食物嗎?
Are there any foods to which you are allergic?
你有吃了會過敏的食物嗎?

各位可以在決定去哪裡吃飯前先跟對方打聽一下這些事情。這不僅對外國人來說是好事,即便是對台灣人來說也能夠顯得很貼心。

在描述食物時可以使用的單字

美味  good / delicious
甜   sweet
辣   hot / spicy
苦   bitter
酸   sour
鹹   salty
清爽的 plain
油膩的 heavy
濃郁  strong
果味的 fruity
有濃郁的味道  rich

在描述食物口感時可以使用的單字

有嚼勁的   chewy
柔軟  tender
鬆軟   fluffy
酥脆   crispy
滑順   smooth
薄脆   flaky
多汁  juicy
鬆脆 crunchy
起泡的 fizzy
有彈性的   jiggly

描述食物時可以使用的英語單字有很多,但我挑選出一些常用的給各位。

在傳達食物口感或味道時可用的英語單字大多有個在字尾加上「y」的特徵。

This fruit tart is very tasty, with a crunchy tart crust underneath!
這個水果塔下面有酥脆的塔皮,非常美味!
This curry is spicy and a bit hot, but very tasty!
這道咖哩有點辛辣,但非常美味!
I use fresh vegetables in my salads because I want people to enjoy the texture of crunchiness.
我在沙拉中使用了新鮮的蔬菜,因為我想要人們可以享用到清脆的口感。

 

總結

 

這次介紹的是以「guide」為中心的詞語。

自學英語的人很少有機會跟外國人交談。正因如此,在街上遇到外國人正是一個提升你英語能力的寶貴機會。

當然,通過線上英語對話課程來學習英語的人,可能除了老師以外就沒有其他的練習對象。既然都在學習英語了,何不積極地與母語人士進行交流,聽他們講道地的英語,並開口練習說英語呢?

這麼做應該是學好英語的捷徑喔!

LP banner
本文作者

◇經歴 曾在觀光業和英語會話學校工作超過5年,也在社交媒體上發佈關於英語學習的內容。 ◇資格 ・TOEIC950 ◇海外經驗 曾有過美國地區的短期語言留學經驗,已經去過5個以上的國家旅行。 ◇自我介紹 通過電影和音樂了解了英語的樂趣,學生時期修過英語口譯課程!之後從新入職至今都從事與英語相關的工作。即使現在身處台灣,也在尋找提升英語能力的方法,每天都在努力學習。夢想是環遊世界遺產和電影取景地,以及在百老匯觀賞所有的音樂劇作品!

分享這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