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們要來學習「Nope」的意思與用法。
如果你還沒聽過或用過的話,可以看完本篇文章後將它牢牢記住喔!如果是已經學過的同學,為了不要在使用的時候造成失禮的狀況,也可以讀看看該如何正確使用喔。
本篇文章將解說英語「Nope」的用法。
目次 [hide]
Nope的意思
Nope的意思來自於「NO」這個字,用於表達「不」的意思。它跟NO同樣都用於否定對方的發言。在英語中經常會以YES或NO來進行對話,所以「Nope」的使用頻率很高。
在使用場景中,這個詞的意思比起直接表達「不」的意思,更傾向於輕鬆否定的感覺。可以說Nope比No更加隨意。
順帶一提,既然「Nope」可以作為No的隨意表達,同樣地「Yes」也有隨意的表達方式,我們通常會說「Yep」。
No的隨意表達
因為「Nope」比「No」更加隨意,所以是跟親朋好友之間對話或使用社群軟體時會用的俗語。俗語也包含了流行語跟省略語。
這個「Nope」也是母語人士經常會使用的單字,所以用這個詞可以讓對話顯得更加自然。
但是,俗語畢竟不是正式的用語,在商業場合等情境是不能使用的,所以各位在使用時要注意使用時機喔。
順帶一提,為什麼最後結尾要加上p,是因為要強調肯定或否定的意思。
我實際在跟母語人士交談時,也有被對方說過「Nope」的經驗,但對方在說出「Nope」這個詞的時候大多都是面帶笑容的。台灣人大多都是在不抱有惡意的情況下只用「No」來回答問題,但這樣反而會讓英語母語人士感覺到些許強硬的否定。我也有因此被對方說過,我在講英語的時候性格就像變了一個人的感覺,我身邊也有朋友有過相同的經驗,所以只用No來回答的話會讓人覺得你的性格很強硬。在「No」後面加上一些話,或使用「Nope」這樣更隨意的表達方式,可能會讓語氣稍微緩和一點。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根據不同的狀況使用「Nope」的方式與例句。
嫌惡感、恐懼感
「Nope」可以用於表達嫌惡感或恐懼感的意思。例如,當你想吃某個東西時卻發現它壞掉不能吃了,這時候就可以使用「Nope」來表達。
作為嫌惡感使用時:
Nope, this bread is moldy. Please throw it away.
喔不,這個麵包發霉了。把它丟了吧。
作為恐懼感使用時:
When I watched a horror movie, I whispered “Nope, nope!”
當我在看恐怖電影的時候,我一直低語著:「不要、不要!」
謊話與玩笑話
「Nope」也會作為謊話與玩笑話的意思使用。例如,當有人問你冰箱裡的甜點被吃掉了沒,你明明已經吃過了,但還是跟對方撒謊的時候可以說「Nope」。
真的沒有吃的時候可以直接說「No」。
說謊的時候
A:Who ate my last pudding in the fridge?
B:Nope, definitely not me.
A:誰吃掉冰箱裡最後一個布丁?
B:不,不是我。
開玩笑的時候
A:Did you finally stop drinking alcohol?
B:Really?
C:Nope, I just drank beer yesterday.
A:你終於戒酒了?
B:真的?
C:不,我昨天才喝啤酒喔。
輕聲斥責
例如,媽媽對於不聽話的孩子輕聲斥責時可以使用「Nope」。
通常會有「討厭,不要再這樣了」的語意。
A:Mom, can I eat sweets before doing homework?
B:Nope, you should do your homework first.
A:媽媽,我可以在做作業前吃點心嗎?
B:不行,你要先做完作業。
驚嚇
在表達驚嚇的意思時,我們也可以用「Nope」。
各位可以想像當你的安排的行程跟預期的不符並感到驚訝的情境。
A:I thought the meeting was tomorrow, but it was today.
B:Nope, are you sure?
A:我原本以為會議是明天舉辦,但其實是今天的樣子。
B:不是吧,你確定嗎?
「Nope」通常會作為副詞或感嘆詞使用。但是,也可以作為動詞來表達「嚇了一跳」的意思。「freak out」可以作為「驚嚇」的意思使用,這跟表達「吃驚、驚嚇」意思的「Surprised」屬於相同表現。
I was noped when my boyfriend proposed to me.
我很驚訝他跟我求婚。
其他的俚語表現
除了「Nope」以外,還存在著很多種俚語表現。根據不同情境會有不同的自然英語表達,想要跟同學之類的朋友們親近時可以積極地使用這些詞語。
以下的俚語表現是母語人士日常生活特別會使用的表達方式。即使是用中文跟同學或朋友對話時,如果用詞太畢恭畢敬會讓人感到有些距離感或違和感。
同樣地,如果台灣人也用華麗且禮貌地英語說話的話,也會讓人感到些許距離感。
OMG: Oh my god
OMG是「Oh my god」的省略。
在社群軟體中,人們會使用OMG!這個用法,甚至在對話中也會直接發音「O M G」。這是在發生驚訝的事情時使用,用來表達「我的天啊!」或「不敢相信!」的意思。不管是開心還是悲傷的時候都能夠使用。
OMG! My lottery won.
我的天啊!我中樂透了!
LOL: Laugh out loud
LOL是「Laugh out loud」的省略語。比起單純的笑,更多是在傳達好笑的事情。可以翻譯成「爆笑」或「大笑」的意思。我曾經有住在國外的朋友傳這個給我,害我一度誤以為那是某種表情符號。雖然看起來像是某種表情符號,但正是這次誤會的經歷讓我記住了它。
(對有趣的話題)That sounds so funny lol.
那真是好笑呢(笑)。
IDK: I don’t know
IDK是表達I don’t know(我不清楚、我不知道)的意思。對於提問不清楚答案時,或是不確定的時候也可以像這樣敷衍過去。
A:What time do we start meeting today?
B:IDK, but Mr.John knows that.
A:今天的會議幾點開始?
B:我不知道,但John先生知道。
ASAP: As soon as possible
這也是母語人士會頻繁使用的重要俚語用詞。如果不知道意思的話會無法使用,也很難去解讀它。ASAP是As soon as possible (盡可能地趕快)的意思。像是在郵件中催促對方趕緊回覆時可以使用。
Please send me a message ASAP.
請盡快回覆訊息給我。
Fam: Family
Fam是Family的省略。可以用於表達真正的家人或如同家人般存在的親友等。
跟我們台灣人一樣,外國人也很重視家人。他們也有將親友當作家人般重視的暖心文化。如果在留學的時候被人說:「You are my fam.(你是我的家人)」的話,我絕對會忍不住大哭吧。
This is my fam in America. I love her.
這是我在美國(如同家人般)的好朋友。我非常喜歡她。
BTW: By the way
BTW是By the way的縮寫,意思是「順帶一提」。這在轉變話題時經常使用。
母語人士在使用社群軟體與朋友聊天時,通常會覺得寫By the way太長了,所以為了省卻麻煩,他們會喜歡使用這個俚語。當你看到他們之間的聊天內容時,常常會發現充滿了許多縮寫,以至於有時候根本看不懂他們在說什麼。
BTW, what are your plans this week?
話說,你這週有什麼預定計劃嗎?
BC: Because
BC 是單字「because」的省略。通常用於說明原因。
因為BC也存在其他的意思,所以也有人會寫成B/C。像這樣,在社群軟體上流行的省略詞也被稱為網路用語。
I can’t answer the question B/C I was absent and I didn’t attend the class yesterday.
我沒有辦法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昨天休息沒有去上課。
Nah: Nope或No
實際上,「Nope」也有其他替換表達,那就是副詞「Nah」。這在對話與考試中也會使用。
它跟「Nope」同樣都是「No」的隨意表達。
A:Do you want to go to the restaurant tonight?
B:Nah, I want to stay at home and play games.
A:今晚想去餐廳嗎?
B:不,我只想要待在家玩遊戲。
此外,在疑問句的最後使用「or nah?」會有「那麼,你打算怎麼做?要不要放棄?」的語意。
Are you coming to the party tonight or nah?
你會來今晚的派對嗎?還是不會?
總結
各位覺得如何?這次我介紹了「No」的隨意表現「Nope」的用法。各位可以試著跟關係好的外國朋友或親近的人用看看喔。
除此之外,就像中文裡的年輕人流行用語會隨著時代變化一樣,英語世界的流行俚語也會不斷地變化,所以請各位也試著自己去查找這些詞彙。希望本篇文章能對大家的英語對話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