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家前往國外旅行時,必須時時注意不要讓自己捲入各種麻煩事件中。
根據2023年「全球和平指數排名(Global Peace Index)」,世界上仍有許多充滿危險、以及治安不佳的國家。
雖然,最好的選擇是避免前往犯罪頻發的地區,但倘若遇到不得不造訪時,大家就必須時時刻刻保持著警覺心。
這次文章,我們將介紹全球治安不佳的國家排名、以及前往這些地區時必須注意的事項。
目次 [hide]
治安不佳的國家特徵
以下,我們將說明「治安不佳的國家」有哪些特徵、以及大家必須特別注意的要點。
扒竊、順手牽羊、搶劫
治安不佳的國家中,扒竊與搶劫案件發生的頻率相當高。因此,請大家務必隨時將行李牢牢拿在手中、並避免將包包、或貴重物品放在腳邊。
此外,犯罪分子通常會以「成群結隊」、並「有組織性」的物色目標。例如,他們會一人負責搭話來吸引旅客的注意、並同時趁機讓同夥行竊。甚至,即使是大城市、或繁華的商業區,這些搶劫事件也一樣發生的相當頻繁。
好比說,大家在等計程車、或停在十字路口時,就有可能會有歹徒從行駛中的車輛、或機車上伸手搶奪您的貴重物品。因此,特別是在日落後天色昏暗時,大家更是要務必警惕周圍接近您的車輛和機車。
搭乘計程車請注意!
治安不佳的國家中的「黑車(非法營運車輛)」猖獗。
這些所謂「黑車」的計程車車內「並沒有計價表」,因此所有費用都必須透過談判來決定。
其中,常見的詐騙情況即為,司機向您索取遠超於正常價格的車資、或將您帶往其他地點後,進行搶劫。
因此大家在搭乘計程車時,請務必搭乘有計價表的正規車輛、並盡可能透過官方平台預約。
避免捲入鬥毆、或毒品交易!
許多國家在貧困地區中,可常見因酒醉、或毒品交易而引發的爭執和鬥毆事件。甚至,即便是在繁華的商業區中,也可能會發生將受害者帶入空地、廢棄建築物、或停車場中進行暴力攻擊的案件。
因此,大家應避免接近這類的危險地區、並在發現有糾紛發生時,立即離開現場!
此外,近年來即使是在度假勝地也有「特別針對外國人的毒品交易活動」。因此我們強烈建議,請大家遠離那些任何疑似毒販的人來避免自己因一時的好奇、或誤解而身陷危機。
治安不佳國家排名 TOP15
文章中的「治安不佳國家排名」是根據戰亂、恐怖活動、政治穩定性、犯罪率、以及安全性等多種因素下而計算得出。其中,排名越高則代表「治安越差」喔!
此外,這次文章中,我們將特別針對「前三名」說明這些國家中的具體情況。
阿富汗(Afuganisutan)
委內瑞拉(Venezuela)
南非(South Africa)
巴布亞紐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 )
宏都拉斯(Honduras)
薩爾瓦多(El Salvador)
千里達及托巴哥(Trinidad and Tobago )
牙買加(Jamaica)
巴西(Brazil)
秘魯(Peru)
伊拉克(Iraq)
敘利亞(Syria)
索馬利亞(Somalia)
墨西哥(Mexico)
美國(United States)
第一名:阿富汗(Afghanistan)
「阿富汗」被認為是世界上治安最差的國家。而台灣外交部也將它列為「紅色警示(不宜前往,宜儘速離境)」。
「阿富汗」是一個常在各項安全指數與犯罪統計數據中,顯示為「最差順位的國家」。國內從輕微犯罪,到重大犯罪的恐怖攻擊,例如監禁、綁架等案件幾乎天天都在發生。又例如,國內惡性犯罪、竊盜、詐欺、賭博、毒品交易等犯罪案件數量也居高不下。甚至,國內政府自身的貪腐問題也相當嚴重。
此外,大家熟知的基地組織(Al-Qaeda)、伊斯蘭國(ISIS)、塔利班(Taliban)等武裝組織在國內爭奪政權,也是導致「阿富汗」充滿恐怖攻擊、以及頻發襲擊案件的原因之一。
現今即便一般人不太可能前往阿富汗,但事實上,「外國人」正是這些恐怖組織的主要目標。因此,即便大家再有嚴密的安保措施,仍然難以避免自己完全能躲避這些襲擊。
例如,近年來援助機構的車輛遭炸彈襲擊、聯合國職員遇害、記者遭槍擊等事件頻發就都證明了,「阿富汗」的恐怖攻擊目標已從軍事和政府設施擴展至一般平民的聚集場所。
第二名:委內瑞拉(Venezuela)
「委內瑞拉」位於南美洲北端、並是一個擁有美麗的自然景觀與海灘的國家。然而,國內卻因治安極不穩定,而導致犯罪率居高不下。
其中,特別是針對觀光客與外國人的搶劫和盜竊的案件頻發。甚至近年來,也因反政府示威者與執法部門的衝突,而導致武力鎮壓事件層出不窮。
委內瑞拉政局混亂的主要原因為「惡性通膨」。這曾高達200萬%以上的惡性通膨,導致委內瑞拉國內的經濟崩潰、社會動盪不安,並使國內民生的食物、紙製品、藥品等物資極度短缺,而進而導致許多民眾生活陷入貧困、並引發起這一連串的掠奪與組織犯罪事件。
第三名:南非(South Africa)
「南非」是非洲南端的發展國家。但「南非」國內的危險場所極多、並也是非洲治安排名中最差的國家。
當地每天都會發生各種輕重犯罪,特別是在開普敦(Cape Town)與約翰尼斯堡(Johannesburg)等大城市中,甚至頻發針對觀光客的綁架、以及勒索的事件。其中,南非常見的犯罪手法包括,購物中心的武裝搶劫、扮演假的警察和警車攔截受害者後進行搶劫、機場中尾隨旅行者後搶奪財物…等各種手段惡劣的犯罪方式。
了解治安不佳國家與台灣的差異
近年來,雖然台灣與中國、美國等國家的關係變化,使得台灣的治安排名略為下降,但也仍保持在「治安良好」的狀態。
但也因台灣與許多國家相比之下,犯罪發生率極低、且治安水準也相對穩定。因此當大家要前往這些「治安不佳的國家」時,則必須時時抱有「這裡與台灣完全不同」的強烈意識。
夜晚獨行
大家在台灣,即使夜晚一個人獨自走在街上也仍感到安全。
但當您在治安不佳的國家中,即便是「白天」走在人煙稀少的小巷、或偏僻道路,都可能會成為犯罪者的囊中之物。因此我們建議,大家在治安不佳的國家中,絕對不要做出「單獨在夜晚獨行」這樣極度危險的行動喔!
槍枝問題
台灣法律嚴格禁止持有槍械。因此民眾在日常生活中也幾乎不會接觸到槍支犯罪。
但反觀,治安不佳的國家中卻槍枝氾濫。在這些治安不佳的國家中,許多民眾因習慣隨身攜帶槍械,但由於犯罪分子也往往是持槍行搶、因此大家便也很難區分這些人是好,還是壞。
我們建議,倘若大家真的不幸遭遇搶劫時,千萬不要試圖反抗、並一切以「保命」為第一優先。
恐怖攻擊
由於台灣法律嚴格管控武器、以及採取和平政策等因素,而使台灣的「恐怖攻擊」發生率也相對較低。
出國前應確認的安全指南
大家都應在出國前,預先了解目的地的社會情勢、以及治安狀況。
其中,台灣外交部的「領務局網站」便提供了各國的「旅遊警示等級」、並依據風險程度分為「四個等級」提供大家參考。
此外,大家也可在經濟與和平研究所(IEP)中所發表的「全球和平指數」(Global Peace Index, GPI)、以及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UNODC)發布的「犯罪調查統計」進一步掌握到各國的實際治安狀況。
這邊提醒大家,雖然許多人會透過社群媒體(SNS)獲取國外資訊,但由於網上訊息的正確度並不及官方網站,因此為了避免大家誤闖危險地區,我們還是建議您慎選消息來源喔!
自我防衛
當大家國外旅遊時,無論大家有多麼小心、或做多少事前準備,仍然會有遭遇意外事件、犯罪,而導致自己受傷、或捲入事故的可能。
這邊請大家記住,人在國外時的危機管理基本原則即為:
「自己的安全,自己負責」!
無論是旅行、留學、或長期居住者,大家都應時時具備「保護自身安全」的意識。
以下,我們將介紹幾個重要的自我防衛措施。
避免引人注目
外國人和觀光客經常是犯罪者的目標,因此為了減少大家在旅行中遭遇危險的風險,應「避免穿著過於鮮豔、或奢華的服飾」、「不攜帶昂貴的飾品和名牌包」、「每人的隨身物品應隨時保持在身邊」、「根據當地環境調整行動方式」、「警惕主動接近的陌生人」、以及「避免隨意與陌生人攀談」。
避免固定的行動模式
倘若大家每天有固定的行動模式的話,將較容易讓犯罪者掌握到自己行蹤、並進而引發綁架、入室搶劫等嚴重犯罪。
因此我們建議,大家應「變換每日通勤時間」、「避免每日行動時間固定、或路線固定」、「不在公開場合透露長期外出的計畫(如社群媒體打卡)」、「留意周圍環境是否有人在長時間跟蹤」。
遠離危險地區
當大家在確認當地為較危險地區後,便應避免自己進入此處。
例如,大家應避免進入「貧民窟和治安不良的街區」、「夜晚的城市街道、或巷弄」、「政變和示威抗議等政治動盪地點」、「政府機關、軍事基地、宗教設施等恐怖攻擊的潛在目標」等地區。
安全旅行的心態
倘若大家在國外旅行時,抱持與在台灣相同的「安心感」時,將會「增加您的遇害危險率」。因此請務必牢記,「安全旅遊的前提」便是讓自己保有「國外與台灣完全不同」的強烈意識。
由於國外的事件和事故,往往都是發生在「旅客們逐漸習慣」當地環境、或「警惕心放鬆」的情況下,又或者是發生在大家「進入不應該涉足的地點」、或在「不適當的時間點出門」時。因此,充分認知「國外與台灣有不同的治安狀況」、並謹慎行動,便能使您大幅降低自身遭遇犯罪的風險。
此外,大家在旅途中,也應該尊重當地的宗教、風俗和習慣、並保持禮節。由於台灣思維並不適用於所有國家,因此事先了解當地的獨特文化和行為規範、並給予尊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例如,吸菸、拍照、用餐、飲酒、講電話、或大聲喧嘩等行為,在某些國家可能就是被禁止的喔!
我們建議大家,當大家在一般觀光景點、或飯店等公共場所中,首先自己必須舉止得體、並避免帶給其他人困擾。又或者,當您與當地人交流時,也應該使用禮貌的表達、並保持恭敬的態度喔!
總結
這次文章,我們介紹了全球「治安不佳的國家排名」、以及在國外旅行時應注意的安全指南。
其中,由於許多國家與治安良好的台灣不同,因此當大家在國外旅行時,不僅要保持高度警惕,還要避免前往犯罪率高、或危險程度較高的國家。
最後,我們請大家務必為了保護自己,在旅遊前事先充分蒐集相關資訊、並做好萬全準備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