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 banner LP banner

母語等級「gotta」的使用方法!電影和音樂中常見的「縮寫表達」也一併介紹

大家好!您是否曾在電影、或音樂中聽過「I gotta go」這個表達方式呢?而對於之中的「gotta」,大家是否也好奇過它到底代表的是什麼意思呢?

這次文章,我們今天將深入探討「gotta」所代表的意思、並帶著大家一起學習「gotta」的使用方法、以及其他在西洋電影和音樂中常見的表達方式。

 

外國人經常使用的「gotta」到底是什麼的縮寫?

 

筆者自己是在留學期間第一次接觸到「gotta」這個表達表方。當時由於自己從未聽過這個表達,但卻看到留學班的同學經常在使用它,因此讓筆者感到相當的困惑、並對這件表達方式印象深刻。

那麼,「gotta」到底是什麼的縮寫呢?這個答案即為「have got to」

當大家在台灣學習英語時,常會困擾著為何教科書不會把口語化的「縮寫表達」列入教材中吧!而這也就像我們日常和朋友聊天使用的中文,總是和中文課本上文謅謅的詞彙不同一樣。因此,外國人日常經常使用的英語表達,便經常性的不會列入教科書之中。

不過,現在大家可以不用擔心嘍!因為大家只要在閱讀本篇文章後,便能使您掌握這個母語等級的英語表達「gotta」、並讓自己更接近外國人所使用的真實英語。

I’m sorry. I can’t go to the party with you. I gotta go to the hospital.
我很抱歉。我不能和你一起去派對。我得去醫院。
This is my favorite flower. I gotta buy the flower.
這是我最喜歡的花。我得去買它。

 

「gotta」的意思和使用方法

 

以上,我們得知了「gotta」是「have got to」的縮寫後,接下來我們將更深入探討「gotta」的詞源、以及該如何實際地使用它。

「gotta」的由來是因外國人在日常對話中不斷連續地說「got to」,而使「got to」的發音發展為「gotta=/gótta/」而衍生而來。因此準確來說,「gotta」其實是省略了「have」「have gotta」簡略說法喔!

此外,代表「必須~」、「不得不」意思的「have got to」,雖然與「have to」的意思相近,但兩者之間其實又有著細微的差異。

 

have got to:必須、不得不「因時機到了,所以現在必須做某事」

 

I gotta send an email to my parents because I just found out that I passed the exam.
我現在得給我的父母發封電子郵件,因為我剛剛知道我通過考試了。

 

have to:不得不、必須「指一般義務的必須做OO事」

 

I have to send an email.
我必須發送一封電子郵件。

「have to」適用的情景為「一般義務性的必須去做」,而「have got to」則適用於「因某個時機到了,不得不做某件事」的情景中。

或許對台灣人而言,這兩個表達方式可能沒有太大的差異。但當外國人實際在使用它們時,卻會巧妙地加以辨別使用喔!倘若大家有機會的話,請務必在對話中特別留意聆聽喔!

此外,由於「gotta」是一個相當口語化的表達方式,因此不適用於正式場合、並只適用於朋友、或親人之間的交流。所以當大家要使用「gotta」時,也請務必要多多注意一下使用場合和對象。

另外大家還必須注意的是,雖然「gotta」是一種省略「have」的表達方式,但省略的情況僅限於主詞為「I」、「we」、「you」、「they」時。因此,倘若主詞為「she」、「he」、「it」的話,便不能單獨使用「gotta」,而是要使用「have gotta」來表現

以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一些「 gotta」的實際例句吧!

I gotta clean my car because I will drive with my girlfriend tomorrow.
我得清理一下我的車,因為明天我將和我女朋友開車出去。
He has gotta clean his car because he will drive with his girlfriend tomorrow.
他得清理一下他的車,因為明天他將和他女朋友開車出去。

不過事實上,許多外國人的口語對話中,即便主詞為「he」、「she」、或「it」,他們還是會簡略地直接使用「gotta」來表現。而這種現象,特別是在年輕人之間十分常見、並也間接證明了「gotta」的用法其實並不嚴格。其中這是因為,「gotta」是一種經常性脫口而出的表達,所以外國人也並不太在意語法上正確與否喔!

 

務必要記住!其他常見的縮寫表達

 

除了「gotta」之外,英語中還有許多縮寫表達。而當外國人在日常與朋友、或親人交流時,經常就會使用這些簡化的說法。

接下來,我們將介紹幾個特別常見的「縮寫表達」。請大家趕快記下它們吧!

 

Lemme

 

「Lemme」「let me」的縮寫。它的發音為「 /ˈlem.i/」、並代表「讓我~」、「讓我來~」的意思。

Lemme in please.
請讓我進去。

大家知道美國知名歌手蕾哈娜(Rihanna)的歌曲「Lemme get that」嗎?歌曲中的歌詞除了「Lemme get that」之外,也還有「Lemme hit that」這樣的表達方式。而這些表達方式,則都是叫前男友「付出代價吧!」的意思喔!

 

wanna

 

「Wanna」「want to」的縮寫。它的發音為「 /ˈwɒn.ə/ 」、並代表「想要~」的意思。

I wanna go to USA someday.
我有一天想要去美國。

 

Gimme

 

「Gimme」「give me」的縮寫。它的發音為「 /ˈɡɪm.i/」、並代表「給我~」的意思。

I like the cake you are eating, gimme some!
我喜歡你正在吃的蛋糕,給我一些吧!

知名樂團ABBA的名曲《Gimme! Gimme! Gimme!》就是以這個表達方式作為歌名。由於這首歌在熱門電影《Mamma Mia!(媽媽咪啊!)》中也出現過,因此我們想應該有許多人都曾聽過它吧!

其中除了歌名之外,歌詞也出現了「Gimme, gimme, gimme a man after midnight」、並意指著「一個人太寂寞,希望有人陪伴」的心情。

 

gonna

 

「Gonna」「going to」的縮寫。它的發音為「 /ˈɡə.nə/」、並代表「即將~」、「打算~」的意思。

I’m gonna read a book and relax at home after school.
放學後,我打算在家放鬆看書。

以上,我們介紹了西洋電影和音樂中常見的「四個縮寫表達」。由於這些都是相當口語化的俚語表達、並主要使用於輕鬆的對話場景中。因此,請大家務必不要使用於正式的商業場合中喔!

 

「縮寫表達」在電影和音樂中的應用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這些「縮寫表達」如何在知名的西洋電影和音樂中出現吧!當大家透過以下這些實例,將會發現它們其實非常貼近您的日常生活喔!

 

Here’s to Never Growing Up / Avril Lavigne

 

艾薇兒(Avril Lavigne)的這首歌曲的歌詞中,便藏著英語的「縮寫表達」,例如:

We’re never gonna change

歌詞中的「gonna」即為「going to」的省略形式、並直譯為「我們將永遠不會改變」。由於相比於使用「going to」,「gonna」聽起來更具流行感、並也更符合歌曲中述說的「年輕人不願長大」的形象。

 

We Are Never Ever Getting Back Together / Taylor Swift

 

這首由泰勒絲(Taylor Swift)演唱的歌曲曾經風靡全球。而歌詞主要是在表達「不會再與前男友復合的決心」。

I’m gonna miss you.

這裡同樣使用了「gonna(going to的縮寫)」、並意指「你不在後,我將會想念你」的意思。

 

Live While We’re Young / One Direction

 

這首歌由英國男子樂團One Direction所演唱、並也是一首相當知名的作品。

I wanna live while we’re young

歌詞中的「wanna」是「want to」的縮寫、並代表「我想要在我們還年輕時好好享受生活」的意思。

 

《大英雄天團》(Big Hero 6)

 

知名迪士尼動畫《大英雄天團》(Big Hero 6)中,也能找到以下這些縮寫表達。

例如,主角就曾在劇中說:

I have to go here. If I don’t go to school, I’m gonna lose my mind.

我必須去這裡。如果我不去上學,我將會失去理智。

其中這裏的「gonna」,依舊是「going to」的縮寫

此外,電影中還有以下這句台詞:

We gotta catch that guy.
我們得抓住那個傢伙!

這句話使用的是「have got to」的縮略形式「gotta」

不知道大家在確認了這些「縮寫表達」在電影和音樂中的使用方式後,是否讓您更加了解它們實際的使用方法了呢?而這些「縮寫表達」,其實也都是年輕外國人經常使用的俚語表達喔!

 

總結

 

大家覺得怎麼樣呢?這次文章我們介紹了「gonna」、「wanna」、「gotta」等「縮寫表達」的使用方法。而這些表達,也都是外國人在日常與朋友、或親人交流時經常使用的表達方式。

我們希望,大家都能夠嘗試在日常對話中使用這些表達、並讓自己的英語表達更自然、更貼近外國人的使用方式喔!

此外,英語中其實還有許多其他的「縮寫表達」,因此請大家在欣賞電影、音樂、或在實際對話中遇到它們時,務必親自動手查詢、並試著掌握它們哦!

LP banner
本文作者

◇經歴 曾在觀光業和英語會話學校工作超過5年,也在社交媒體上發佈關於英語學習的內容。 ◇資格 ・TOEIC950 ◇海外經驗 曾有過美國地區的短期語言留學經驗,已經去過5個以上的國家旅行。 ◇自我介紹 通過電影和音樂了解了英語的樂趣,學生時期修過英語口譯課程!之後從新入職至今都從事與英語相關的工作。即使現在身處台灣,也在尋找提升英語能力的方法,每天都在努力學習。夢想是環遊世界遺產和電影取景地,以及在百老匯觀賞所有的音樂劇作品!

分享這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