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出了國,一切就沒問題了。」
「住在英語系國家,英文自然會變好。」
「那個人在國外留學,所以英文才會說得那麼好。」
這些說法是不是常常聽到呢?
其實,這種觀念不一定正確。
就像是即使搬到美國,也不會突然就說得一口流利的英文一樣。
也有很多人在英語系國家住了十幾年,卻連簡單的日常會話都不會。
換句話說,如果妄想靠出國留學來提高英文能力,卻沒有自己多下工夫,無論待多久都不會有成效,只是浪費時間和金錢。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會說明出國留學期間繼續精進英文的重要性,以及可參考的英文學習方法。
希望各位讀完本文之後,都可以少走一點冤枉路,提高留學的效益。
目次 [hide]
留學期間也要持續英文學習
首先,讓我們看看為什麼在出國留學的時候還需要加強英文。
原因當然有很多,在此選出其中的三個重點。
英文能力不會因為環境改變就自動提高
前面就提過,就算你搬到英語系國家居住,英文也不會自己變好。
這當然有例外,如果把一個還不到三歲的幼兒放到全英文環境待個十年,可以想見他的英文絕對會說得非常之好。但是回過頭來,如果你不是這種情況,那就必須認清事實:單靠改變環境,並不會改變你的語文程度。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
「只要多和在地人交流,自然就能學好英文了,不是嗎?」
的確,藉由生活中的實際對話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尤其是學校學不到的知識。
然而,其中一個很容易忽略掉的重點就是
“交流並不一定需要透過語言才能進行” 。
筆者經常在國外看到一些幾乎不會英文的人,只靠著少數的幾個單字和比手畫腳就能和外國人溝通,甚至還可以交朋友。
尤其是年輕女性,很容易用各種方式克服語言障礙。
換句話說,既然不會外語也可以在國外生存,就不能指望英文能力會自然提升。
大學課堂不是教英文的地方
有些人可能會想「至少在學校上課的時候就可以學到英文了啊!」
的確,包含上課、寫報告,和同學討論等等,過程都是用英文進行。
在這種環境下,英文能力怎麼可能會不進步呢?
但其中隱含了一個問題。
也就是「整個授課過程,都是以學生已經具備英文能力為前提下進行的」。
也就是說教授上課教的是專門學科,不是英文。
老師並沒有任何義務需要協助你彌補英文程度上的不足。
一般來說,大學課業繁忙,也不會有太多額外時間可以學習英文。
最糟的情況就是因為英文能力不足,無法理解課程內容而導致不及格,最後連學位都沒拿到就回到台灣。
因此再提醒一次,絕對不要把去國外讀大學、研究所和學英文混為一談。
語言學校基本上是採取放任學習
也有人認為
「至少大學裡面通常都有設語言學校,這樣難道沒有幫助嗎?」
對於這個問題,筆者沒有任何標準答案,因為每個語言學校或大學的情況可能都不一樣。
然而根據許多過來人的經驗,想要只靠語言學校的課程把英文學好,這個機率是非常低的。
這其中可能包含各種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不外乎是語言學校沒有強制要求力。
換句話說,語言學校雖然提供了國際學生一個學習英文的地方,但對於成效如何並沒有任何附帶責任。
因此,就算學生的英文程度一直沒有進步,語言學校也幾乎不會受到來自上層的壓力。
尤其在美國,人們普遍認為每個學生都有責任要靠自己學好英文。
因此大致上來說,語言學校既不會特別去追蹤成績落後的學生,也不會去管你有沒有好好上課。
所以最好把語言學校視為自主學習的支援系統比較恰當。
留學期間學習英文的重點
相信各位都已經了解出國留學不能只仰賴環境,而是必須靠自己學英文的必要性了。
接下來分享一些學習上的注意事項。
學習首重實踐
學習最重要的觀念之一就是要不斷練習。
一般人從小到大,參加英文測驗考的不外乎是以下三種能力:
・文法程度
・字彙量
・答題能力
不過提到英文的實踐力,以上這些就都不重要了。因為這些都是實踐過程中自然包含在內的元素。
筆者舉個例子,在台灣讀大學,寫報告或上台演講的時候,會參考你所用的中文文法正確性和字彙量來打分數嗎?
當然不會。因為重點是有沒有內容,而不是看你的中文程度。
在國外念書也是一樣的道理,沒有人會特別在意你的英文程度,因為英文只是一個工具。這就是考試和實踐之間最大的區別。
我們學習的目的是為了熟練英文這種工具,而不是為了通過考試。
以這個觀點進一步拆解英文實踐的話,可以分成是「寫作」、「口說」和「聽力」這幾個方面 。
最後再強調一次,學習英文的目的絕對不是為了考試,而是希望獲得更多的溝通工具或是資訊蒐集的能力。
創造無中文的環境
另一個學習重點是要盡量創造一個不使用中文的環境。
人的本能都會想要使用自己熟悉的語言,這點無可厚非。
例如看英文電影的時候,只要有搭配中文字幕,我們的注意力自然會放在字幕上,而不是聽英文說了什麼。
如果想要快速提升英文能力,特別是聽力和口說部分,把時間用在正確的地方就變得非常重要。甚至最好抱持著完全斷絕中文環境的覺悟。
現今拜科技發達所賜,只要有智慧型手機,哪裡都可以收看喜歡的影片。許多身處異鄉的留學生更是把大把時間花在看中文的各種媒體資訊上,所以就算人在國外,接觸最多的還是中文。
因此,唯有靠自己下定決心不看中文電影、不聽中文音樂,只看英文電視、用英文自我對話、用英文做筆記,盡量不讓中文出現在周圍,才能有效利用語言學校以外的時間來加強英文。
以下會介紹一些具體的英文學習方法。
這些技巧不僅在國外的時候可以使用,也可以當作出國留學前的準備學習工作。
善用 YouTube、Netflix 等多媒體學習
第一種方法是學習利用 YouTube 和 Netflix 等這些串流媒體來做學習。
YouTube 和 Netflix 主要是以娛樂為目的,但它們也可以成為英文學習者的絕佳工具。
這是因為在 YouTube 和 Netflix 上,你可以聽到很多「母語人士錄製的英文教學影片」。
他們往往會採用“非母語人士”所適合程度的英文教材 。
影片中的語言表達通常也會注意措辭上的正確性,並盡量放慢說話速度。
相反地,一般的英文電影或電視劇就沒有這些優點了。
因為電影並不是以教學為目的,所以裡面常常會出現口語用法或是省略句型。
因此,想要靠影片自學英文的話,務必選對來源。接著就是搭配跟讀和聽寫等技巧,就能夠有效提升聽力、口說和發音的部分。
建立寫英文日記的習慣
用英文寫日記是一種傳統但有效的學習方式。
藉此可以訓練自己的英文描述能力,以及客觀的表達能力。
最大的好處則是強迫自己每天練習英文寫作。
以下提供一些寫英文日記的技巧。
訣竅 1:不要把句子寫得太長
一般人不喜歡寫日記的最大原因就是因為有壓力。
只要一想到
「設定自己每天要寫五句話,不過今天實在沒什麼好寫的怎麼辦?」
「明天要早起,可是寫日記又不能中斷好麻煩~」
這些林林總總的規則往往造成很大的壓力,最後不得不放棄。
其實,如果當天真的沒有發生什麼特別的事情,只要寫一兩句話也就夠了。
請記得,每天至少寫個一兩句話並持續一年,絕對比強迫自己寫得文情並茂,結果撐不到一個禮拜要好得多。
訣竅 2:事先設定要練習的文法
寫日記最容易遇到的障礙之一,就是每天的內容都很類似。
這也難怪,畢竟每個人的生活基本上就是千篇一律的日常瑣事。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建議各位先決定要練習的文法主題,再開始寫作。
例如,「今天要用現在完成式來寫」或是「今天試看看用動名詞來造句」 。
如此一來,日記的元素就多了更多變化,同時也是一個練習文法的好機會。
利用線上英文會話課程
另一個語言學習的好方法是利用線上英文課程。
有些人可能會想,既然都到了國外,為什麼還要依靠網路呢?為什麼不隨時找身邊的人來練習就好?
乍看之下似乎很有道理,明明周圍的人都會說英文,還特地報名課程似乎有點捨近求遠。
但如果換個角度看,今天學校來了一個外籍學生,每天都跑來找你練習中文,你覺得如何?
如果彼此交情好也許另當別論,但對大部分的人而言,這份熱忱實在很難維持太久。
把場景拉回國外,單純把身旁的人看成是自己的「英文練習夥伴」也是不太禮貌的一件事,所以請盡量避免。
這就是為什麼應該報名真正的線上英文課程。
透過線上的英文會話課程,就能夠和專業講師練習英文,不用擔心浪費朋友的時間。
專業講師也會協助訂正各種錯誤,讓學習會變得更有效率。
以NativeCamp線上英文課程為例,無論你身處哪個國家,只要靠著手機或電腦的網路連線,就可以挑選任何喜歡的時段上課,非常方便。
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參與課程,沒有堂數限制,也無須擔心時差,就算是課堂間的空檔、休息時間或是睡前十分鐘,任何零碎時間都能夠用來學習。
最棒的是因為身處國外,你有更多機會可以練習課程中學到的內容。
如果是選擇在早上參加線上課程,就可以利用接下來去語言學校的機會做更多練習,長期下來英文能力一定會有顯著的進步。
出國留學容易犯的錯誤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些留學生常犯的錯誤。
只做自己喜歡的事
最常發生的狀況就是花太多時間在自己的興趣上面。
不論是在國外還是台灣,大學生都擁有大量的個人時間可以安排。
對留學生來說,既然選擇出國,這段時間就應該用來好好學習語文或各種專業技能,但許多人到了國外反而受到自由風氣的影響,最後把時間都花在玩樂上。
筆者聽過很多故事,不外乎是留學生忙著每週上健身房或去逛街購物,一不小心就慘遭被當的命運。
雖然增加人生體驗是很棒的一件事,但請不要忘記學習才是念大學的首要任務。
未成年飲酒引發的問題
筆者也聽過很多和喝酒有關的悲慘故事。
在美國等西方國家,對於未成年喝酒這個議題非常重視。如果被查到會直接帶去警察局,甚至可能被驅逐出境。
如果因此慘遭退學,自然是得不償失。
總結
雖然很多人嚮往出國留學,不過畢竟還是相對少數,因此相關訊息並不是那麼充足。
如果你有考慮或即將出國留學,請務必先好好收集各種相關資訊。因為如果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前往一個陌生國家,相信你只會浪費許多寶貴的時間和金錢,這就太可惜了。